近日,尧天法律获悉,央行对各分行、国有银行、股份制银行下发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》。自今年1月1日起,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,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。这标志着利率的市场化已经启动。
目前银行卡透支利率是按照2017年发布了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规定“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,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.7倍”。
近年来,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不断增长。央行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87.98亿张,折合我国人均约7张信用卡。这意味着,《通知》落地后,超7亿张信用卡将被取消透支利率上下限区间管理。
据尧天法律分析,随着各类消费贷款产品利率的下调,信用卡透支利率慢慢成了高利率的典型代表,取消限制之后,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是要往下走的。此前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为日息万分之五,年化为18%,下限0.7倍则为年化12.6%,按照当前的市场定价水平,属于相对偏高的水平。业内某些专家判断,差异化定价将有利于信用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。
这一差异化则体现在两个方面。一是银行定价差异化。不同银行会根据信贷资源、发展目标、市场策略等采取不同的透支利率,中小银行或将通过较低利率吸引客户;二是客户定价差异化。透支频率和金额高、信用良好的客户,将获得更优惠的透支利率。
限制取消后,银行的用户空间也打开了,信用卡下可与低息消费贷款竞争,上可与消费金融公司、小贷公司竞争。所以,信用卡部门必然倾向于向下调整利率,只要利率合理,竞争力将强于消费贷款。
信用卡利率空间打开后,灵活的定价策略,有助于银行加大信用卡产品创新,增强信用卡对年轻客户群体的吸引力。
但值得警惕的是,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的影响,对银行信用卡市场也产生了较大冲击。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,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06.63亿元,环比增长6.13%,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.17%。
去年12月23日,花呗开始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,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。
随着信用卡透支利率限制的取消,如果大部分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下行,一方面,使得信用卡的用户得到了优惠,并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。但另一方面,势必会刺激信用卡用户以各种手段扩大透支消费,造成新的过渡消费?值得我们关注。
尧天法律认为,无论信用卡透支利率能否下调,消费者都应尽量保持理性消费,避免过渡透支,以免造成负债的恶性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