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出手了,信访马上大变身

信访本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独有的法律救济途径。新中国成立后,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信访工作在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是不能否认的,信访使党群关系更密切。我们必须事实求实的承认。但改革开放后,政府层面对信访的态度却出现了及其复杂的一面,信访制度中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,以致信访工作出现了怪异的一些现象:

第一,老百姓“信访不信法、信上不信下、信闹不信理”。国家信访接待室门口天天龙蛇阵长。老百姓几千年来的“清官情结”,促使他们倾向于选择信访来解决问题。“法”大还是“访”大?真的有点纠缠不清。

第二,信访又“截访”,一方面,耗费巨资打造“接访”之路,而另一方面,却将信访排名作为政绩考核标准,导致“截访”事件,甚至恶性“截访”事件频发。


第三,踢皮球。信访排名和责任追究等“属地管理,分级负责”等机制,过于注重减少上访数量,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规避责任而相互推诿,甚至拒绝处理老百姓正当诉求。

第四,信访走流程。信访成了“文件快递”,只走流程,走的快,没结果。

所以,老百姓对当前的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。


为解决上述信访工作存在的诸多症结,1月7日,中央召开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。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并讲话。他说:以坚持再坚持的定力,把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断推向深入、取得更大成效。坚决纠治“应受理而不受理、应办理而不办理、应追责而不追责、应查处而不查处”问题。

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曾撰文指出,当前的信访工作“仍存在“小事拖大,大事拖炸,案结事不了”等情况。所以,在本次会议上,陈文清再一次强调:“第一,要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,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。第二,要督查督办和精准追责,坚决纠治问题。动员千遍,不如问责一次。”另外他指出:“要改进通报、督办、考核工作,压实职能部门责任,坚决纠治“应受理而不受理、应办理而不办理、应追责而不追责、应查处而不查处”问题。”


之前,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也曾指出,推动对不依法履职导致信访问题、不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等问责追责成为常态。对失职失责典型问题要盯住不放、严肃处理,必要时进行通报和曝光,同时,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,严防“层层加码”、“变形走样”等问题的发生。

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是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直接领导下,直接向中央负责的,统筹协调、整体推进、督促落实全国信访工作的一种机制。所以,这次会议,体现着中央对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视。在当前召开这样的会议,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我们希望看到基层信访工作能有一个质的提升。我们更希望,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依靠法律、法治而不是信访来维护自身的利益。人民相信法治、依靠法治才是社会文明、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!


老百姓,作为强烈依托、依靠信访救济道路的当事人,最直接的感受、期盼是什么?如果信访工作者领导者、工作者不能感同身受,那么无论开多少次会都是无义的。信访工作的全部意义,就在于合理合法地解决底层老百姓在法律上的急难危困,解决基层政府在处理问题时所造成的司法、政策的不公平不公正或有瑕疵等缺陷。疏解当事人的心结,维护人民对党、对政府、对法治、对社会主义、对公平正义的信心。杜绝把老百姓的信访“小事拖大,大事拖炸,案结事不了”,甚至造成极端恶性事件。

我们热切期盼,中国的信访工作能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指引下迎来高质量发展期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