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,咱们一起向未来!

受疫情拖累,2021年,全世界经济下滑严重。2022年,疫情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。而且,2022年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。国际斗争环境对中国的压力大家有目共睹。为应对这种压力,2020年5月1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示:“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因此,新格局下,国家政策的导向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、产业的布局等必然进行积极调整,社会发展和市场监管的逻辑也必然紧跟调整。而在法律服务层面,也必然要向更全面、跨行业、跨地域的服务调整。

 

近几年,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涌现。区块链、元宇宙、智能制造、生物科技、新能源等等。新产业的涌现一定会产生新的法律问题。于是,新的法律也不断出台。

新行业、新产业、新法律出台的热度,往往代表在此方向上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服务需求。我们研判,2022年,在法律服务领域,必会产生几个热点方向:

  1. 商事纠纷方面:毋庸赘言,疫情后,这类案件大量涌现,需求强劲。所以依然是重大的市场机遇。尤其是《民法典》的施行,法律条文的大幅变化对商事纠纷客户的求解心态具有重大刺激作用。
  2. 企业破产重组方面:疫情后,有大批的企业,包括一些知名、著名的企业,由于资不抵债、资金链断裂等危机而进入破产重组程序,或干脆破产。这是过去一年法律服务市场呈现出的新趋势。

 

  1. 知识产权纠纷方面:

这是一个长期而普遍的热点机遇。

首先,从法律的层面看。2021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年)》,提出“到2025年,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%,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.5%,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,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”。这个发展目标必然催生知识产权市场的繁荣。

2021年6月1日,新版《著作权法》开始实施,新版《著作权法》增加了惩罚性赔偿制度,将法定赔偿上限提高至500万元。

2021年6月1日,第四版《专利法》开始实施,针对恶意侵权可以适用一至五倍的惩罚性赔偿,法定赔偿额下限从1万元提高到3万元,上限从1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;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延长至15年。

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频频出台,意味着知识产权强力保护时代的到来。

其次,从行业发展的层面看。这两年,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具有典型的知识产权特征的行业不断涌现。行业的繁荣必然滋生众多的法律问题,也必然带来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的需求。

其四,2019年6月科创板上市,IP与IPO的碰撞,使得与专利相关的案件数量暴涨。

 

  1. 国际贸易和海外企业服务方向:

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打压,这个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大增。

  1. 资本市场方向

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是资本市场改革方向。注册制为最重要体现之一。在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中,国家开放政策让企业登陆资本市场,衍生了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。

自2021年开始,对资本市场业务,尤其是IPO业务,监管力度大幅提升。2021年7月6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公布《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》,这是资本市场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办、国办名义联合印发的证券活动监管文件。7月10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第六条提到,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,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。

资本市场的改革与治理,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了重大的机遇。

 

  1. 企业合规方向:

2020年3月,最高检在上海浦东、金山,江苏张家港,山东郯城,广东深圳南山、宝安等6家基层检察院开展企业合规改革第一期试点工作。2021年4月发布了《关于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的方案》,6月发布了《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。第二期试点时,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、外资企业、合资企业等各种形制、规模都有涉及。

企业合规管理是引导企业建立合规理念和制度,从源头防止企业违法。这一改革,带来了新的法律服务市场需求。

  1. 律师培训方向:新行业新领域的出现,需要律师同时精通多种法律体系,而且要深度具备产业知识。现实中,这样的法律工作者凤毛麟角。律师需要继续教育和培训。

 

概括的讲,2022年,国内经济形势依然有不确定性因素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,风险因素叠加。批发和零售业、住宿与餐饮业、房地产业、金融业、外贸业向上的动力不足。各地财政收入捉襟见肘。外资流出压力加大。所以尧天法律认为,2022年慎重大规模投资,不妨在法律服务行业里寻求机遇,与尧天法律一起向未来!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