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访那些事

信访数量这几年居高不下。客观地讲,有国家法治逐步健全、群众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原因。也有基层政府部门化解矛盾不力,使得群众不得不向更高级别权力机关申诉的原因。

今年两会上有官员表示,我国信访的回复率高达95%。不仅如此,群众反映,信访的回复还很快。据朋友讲,他到北京上访,在回去的路上就接到了回访电话。这是我国信访工作值得肯定的一面。尤其是近年,我国信访工作实行了网格化管理,群众信访的反馈速度更快。这是我国信访工作的一大进步。但是,我们依然要提出,老百姓期望的不是信访流程,而是信访结果。

曾有朋友抱怨,他投诉区政府的某个问题,于是逐级上访,一直到国家级信访,每次信访,很快,信访便转回到属地街道。但街道怎么能管区政府呢?于是他只能不断地上访,而每次,信访机构都矢志不渝地把信访转回街道。把街道的网格员也弄得无可奈何。

还有的朋友反映,每次信访,最后有人打个电话问问、解释几句算是交差了事,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

信访是什么?对老百姓来说,信访就是他最后的一棵救难稻草,或许关乎他的身家性命。所以,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工作,其终极目标,是要化解矛盾,为信访者解难、解心结。如果大量的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和化解,是要发生重大社会问题的。

中国当前信访工作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。需要解压缩、减压,而唯一的办法是,改变信访只重流程不重矛盾化解的弊端。信访工作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。

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信访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。在今年两会通过的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中,由国务院办公厅领导的国家信访局已经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。同时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,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。

这意味着,信访工作将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。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!我们相信,接下来,中央对信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将增强,对信访工作的解决力度将加大,解决问题的范围也更广。

其实,早在2022年2月25日颁布的《信访条例》中,就已经对信访工作进行了深化改革。

新的信访条例有几大变动,其中之一,是信访范围更广了。对党委、人大、政协、监察、司法机关、群团组织、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,均可以投诉反映。其二是信访引进了调解制度,各级机关和单位都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,并制作调解书;其三,对生活有困难的信访人还可以给予社会救助和司法救助;其四是信访工作将作为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;其五,凡是对信访人员态度恶劣作风粗暴的要被严肃追责。

不仅在条例方面,在工作的实际落实方面,中央对信访工作也加强了管理和引导。2023年1月14日,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在京召开。会议决定,将2023年确定为信访工作源头治理元年,并连续开展为期三年的信访源头工作治理。2023年将完成《信访条例》落实,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,信访工作大督查、大接访、大调研三项行动。

小编直接给大家划重点:

  • 这次行动将采用中联办、国家信访局直接交办督办的方式。重大和积压案件的化解情况也将由最高级的信访负责把关。
  • 基层联席会议全覆盖。为了解决基层责任单位化解信访事项权、责不统一、涉及多部门信访事项相互推诿的顽疾,2023年,基层将统一建立联席会议机制,将涉及信访问题化解的各个部门全部纳入到联席会议中来。简单地说,杜绝基层部门之间踢皮球。

  • 增强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。今年重点关注基层化解信访问题的数量和力度。除了调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化解工作之外,还会建立制度化的参与渠道。全面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能力,使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常态化。包括:
  • 要在处理信访积案、难案、骨头案上加大力度,将之前的集中攻坚模式转化为常态攻坚。做到疑难案件随办随结,达到人民群众心、事双解的效果。
  • 重复信访事项接诉即办。这类案件将会纳入到统筹协调程序,统一做到系统抓、抓系统、集中督办,同时还会坚持首办责任制,采用最快速度、最优的解决方案。及时有效地支持合法诉求。依法依规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实现。

总之,这次治理的核心,就是要解决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。集中力量解决那些多年得不到解决的重复信访。而且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老百姓衷心的期望,各级信访部门对老百姓的信访,不仅要做到“法结”,还要做到“心结”。要将“结案了事”变为“案结事了”。要实质性地解决老百姓的切身问题,化解老百姓的心结,而不能把信访工作停留在走流程的层面。

借用一句新任最高法院院长张军的一句话:“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,绝不是来“走程序”的。程序合乎规范,同时能实质解决问题,案结事了。才是诉讼的目的,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”。这话老百姓爱听。希望信访部门共勉。

突然想起一个案例,想必大家还记得。自媒体曾经曝光一位基层女官员对上访群众说:“……我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”。这起事件严重违背了我党“以人民为中心”、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最高原则。违反了我国信访制度的初衷和工作纪律、工作原则。虽然这是个别现象,但非常危险。因为有些基层干部把信访群众放到对立面去了。这样的恶劣事件绝不能再发生!

我们相信,在党中央的强力领导下,中国的信访工作一定会展现出新的气象。


随附各中央机构接访地址:

  1. 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人民来访接待室(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司)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西街甲1号胡同。电话:010-68015310。
  2.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。电话:010-83102103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信访局地址:北京市西交民巷23号,电话:83102103,邮政编码:100805。
  3.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、国家监察委员会信访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西街甲2号。
  4. 中央政法委员会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(100006)。电话:010-65257807
  5.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信访地址:北京市西单北大街小酱坊胡同甲31号。电话:010-66022362
  6. 最高人民法院信访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。邮编:100745。总机:67550114 。举报电话:67556131
  7. 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申诉材料邮寄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登记四室。邮政编码:100062。如需实地查询请到北京市朝阳区南四环肖村桥南顶路红寺村316号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办理。
  8. 最高人民检察院信访地址(最新):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,第十检察厅。邮编:100726。走访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东街5号(最高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)。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(www.12309.gov.cn),根据系统提示完成注册和反映诉求操作,并将申诉书、身份证明、证据材料及法律文书等压缩后作为附件上传。也可在手机上下载“检察12309”APP或关注“12309中国检察网”微信公众号完成以上操作。或拨打12309检察服务热线,可提供法律咨询、案件查询等检察服务工作。
  9. 公安部人民来访接待室:北京市东城区东堂子胡同49号,邮编:100741。举报电话:12389。电话:010-66262114
  10. 公安部扫黑除恶举报方式:北京市邮政19001号信箱。电话:010-12389
  11. 自然资源部(原国土资源部)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。邮编:100812,电话:4000996938,传真:010-66558747,举报电话:010-12336
  12. 退役军人事务部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6号金苑大厦B、C座,邮编:100012电话:010-87933720
  13.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3号(东院)、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(西院),电话:010-64221170
  14.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及其行政复议与应诉局地址:北京市朝阳门南大街6号,邮编:100020,电话:65153508,84772882
  15.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八号,邮编:100820电话:010-88650000

国家税务总局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西路5号,邮编:100038,电话:010—63417114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