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访数量这几年居高不下。客观地讲,有国家法治逐步健全、群众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原因。也有基层政府部门化解矛盾不力,使得群众不得不向更高级别权力机关申诉的原因。
今年两会上有官员表示,我国信访的回复率高达95%。不仅如此,群众反映,信访的回复还很快。据朋友讲,他到北京上访,在回去的路上就接到了回访电话。这是我国信访工作值得肯定的一面。尤其是近年,我国信访工作实行了网格化管理,群众信访的反馈速度更快。这是我国信访工作的一大进步。但是,我们依然要提出,老百姓期望的不是信访流程,而是信访结果。
曾有朋友抱怨,他投诉区政府的某个问题,于是逐级上访,一直到国家级信访,每次信访,很快,信访便转回到属地街道。但街道怎么能管区政府呢?于是他只能不断地上访,而每次,信访机构都矢志不渝地把信访转回街道。把街道的网格员也弄得无可奈何。
还有的朋友反映,每次信访,最后有人打个电话问问、解释几句算是交差了事,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。
信访是什么?对老百姓来说,信访就是他最后的一棵救难稻草,或许关乎他的身家性命。所以,以人民为中心的信访工作,其终极目标,是要化解矛盾,为信访者解难、解心结。如果大量的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和化解,是要发生重大社会问题的。
中国当前信访工作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。需要解压缩、减压,而唯一的办法是,改变信访只重流程不重矛盾化解的弊端。信访工作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。
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。信访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。在今年两会通过的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中,由国务院办公厅领导的国家信访局已经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。同时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,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。
这意味着,信访工作将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。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!我们相信,接下来,中央对信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将增强,对信访工作的解决力度将加大,解决问题的范围也更广。
其实,早在2022年2月25日颁布的《信访条例》中,就已经对信访工作进行了深化改革。
新的信访条例有几大变动,其中之一,是信访范围更广了。对党委、人大、政协、监察、司法机关、群团组织、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,均可以投诉反映。其二是信访引进了调解制度,各级机关和单位都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,并制作调解书;其三,对生活有困难的信访人还可以给予社会救助和司法救助;其四是信访工作将作为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;其五,凡是对信访人员态度恶劣作风粗暴的要被严肃追责。
不仅在条例方面,在工作的实际落实方面,中央对信访工作也加强了管理和引导。2023年1月14日,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在京召开。会议决定,将2023年确定为信访工作源头治理元年,并连续开展为期三年的信访源头工作治理。2023年将完成《信访条例》落实,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,信访工作大督查、大接访、大调研三项行动。
小编直接给大家划重点:
总之,这次治理的核心,就是要解决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。集中力量解决那些多年得不到解决的重复信访。而且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老百姓衷心的期望,各级信访部门对老百姓的信访,不仅要做到“法结”,还要做到“心结”。要将“结案了事”变为“案结事了”。要实质性地解决老百姓的切身问题,化解老百姓的心结,而不能把信访工作停留在走流程的层面。
借用一句新任最高法院院长张军的一句话:“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,绝不是来“走程序”的。程序合乎规范,同时能实质解决问题,案结事了。才是诉讼的目的,才能体现诉讼的价值”。这话老百姓爱听。希望信访部门共勉。
突然想起一个案例,想必大家还记得。自媒体曾经曝光一位基层女官员对上访群众说:“……我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”。这起事件严重违背了我党“以人民为中心”、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最高原则。违反了我国信访制度的初衷和工作纪律、工作原则。虽然这是个别现象,但非常危险。因为有些基层干部把信访群众放到对立面去了。这样的恶劣事件绝不能再发生!
我们相信,在党中央的强力领导下,中国的信访工作一定会展现出新的气象。
随附各中央机构接访地址:
国家税务总局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西路5号,邮编:100038,电话:010—63417114。